追寻陈鹤琴先生的精神——记沈清名园长工作室系列活动之“南京行”

2016-12-13 来源:海曙教育局

      12月的初冬,大雪节气的来临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但12月的南京依然秋意盎然、阳光灿烂,似乎在欢迎这群来自“南陈北张”之一,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的家乡,一群有志于学前教育事业的“沈清名园长工作室”的成员们。
      此次工作室活动,成员们再次来到了陈鹤琴先生所创办的“南京鼓楼幼儿园”以及与之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南京实验幼儿园”和“南京第二幼儿园”。“沈清名园长工作室”的成员们已不止一次前往南京学习,但每一次的学习均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概。
      名园长沈清此次带领工作室成员前往南京,目的是希望工作室成员能再次近距离感受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了解“活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不断变革与运用,以促使成员们梳理和反思目前各自在实施学前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天时间,工作室成员们实地参观了“南京鼓楼幼儿园”旧址的陈鹤琴先生故居、观摩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南京实验幼儿园和南京第二幼儿园的艺术、科学等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
      观摩学习中,工作室成员亲身感受到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无处不在。瞧,来自于冬季下雪主题,可以衍生出挥洒面粉制作艺术感较强的美术作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可以生成出利用衣架悬挂毛巾,引领幼儿感受平衡的科学活动;活动区里的孩子们或借助毛刷探索化石的奥秘、或利用纸杯构建“气势不凡”的“围墙”、或系上围裙成为厨房小帮手制作水饺,更为之欣赏的是孩子们戴上工具手套,和老师们一起垒砖、搬砖,搬具有一定分量的真正的砖、脚踩一根麻绳走平衡…….所有的画面似曾相识、却又不同。相似之处在于老师们引领孩子开展活动时,也注重生活化的元素。不同之处在于在陈鹤琴思想引领下的这几所南京幼儿园,孩子们运用生活化的材料如此多元、区角活动空间的自由化如此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的能力恰恰是在这些自由多元的生活化材料中得以发展——手的握肌能力、大面积的空间感、兄弟姐妹般的社会化交往等等。
      三天的学习,工作室成员们在观摩中互动、在互动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更为有效的学前教育方法。陈鹤琴先生创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活教育”理念,与张雪门先生提倡的“生活就是教育”的“行为课程”理念异曲同工,迄今依然鲜活、依然富有生命。成员们感悟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