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大佳何成校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研究

2016-09-01

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研究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当前宁海县水产养殖业受环境恶化,极端天气频发,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生长缓慢,病害多发,极大影响了养殖户收益,风险日益增加。

而从2013年下半年起,浙江省政府大力推进“五水共治”运动,又突然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极大的压力。在环保部门的眼里与各级政府大部分领导的眼里,水产养殖业成了水环境污染的“大户”,他们的理由是,工业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包括农村生活污水也大部分)都已納管处理,现今的水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其中水产养殖业也是重点之一。一时间,水产养殖业成了水环境污染的替罪羊,政府、环保部门、媒体等都盯上了,整治声四起。在目前我县水产养殖业处于内外交困的窘境时期,养殖户急需优质、高效的养殖新模式、新技术。

根据当地的实际养殖情况,大佳何成人学校领导大胆地提出了借鉴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开展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研究的课题项目,研究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的技术体系,为我市海水池塘综合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通过成人学校对海水池塘池塘循环水养殖标准化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养殖人员的养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市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项目在市内外推广应用现状

循环水养殖技术技术(简称IPA技术)是美国奥本大学教授Jesse Chappell Ph.D. 发明的,于2012年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驻沪办事处引进。IPA技术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池塘系统中,建造与池塘成一定面积比例的流水养殖槽(一般占池塘面积的1.5 %~2 % ),将池塘系统分成两个区,养殖槽为鱼类养殖区,池塘为水质净化区。养殖区圈养“吃食性”鱼类,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类、虾、贝类或种植挺水植物。通过安装在养殖槽顶端的气提式推水增氧设备将富含溶氧(溶氧始终保持在7.0mg/L以上)的水流推入槽内(平均6分钟换水一次),水流既给槽中鱼提供充足溶氧,又将鱼类排泄物推集至污物收集区沉淀,沉淀污物通过自动吸污设施回收至污物沉淀池,最后通过沉淀脱水处理,污物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高效有机肥。

此技术集成了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与普通池塘养鱼技术,保留了两者的优点,消除了两者的缺点,经江苏省吴江市、杭州萧山等地试验应用,均有较好的成效,以其“产出高、占地少、水循环、零排放、投入少、成本小、风险低”的多种优点,受到各地重视。

但该技术目前只运用在淡水养殖方面,国内海水养殖方面尚未有人运用。根据当地的实际养殖情况,学校领导大胆地提出了借鉴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开展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研究的课题项目,经省、市二级的海洋与渔业专家多次论证,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可行性。

三、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以大佳何成校的海水实验海塘作为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试验基地,重新改造池塘结构,物色适合的海产品苗种,开展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并从中提炼有效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关键技术体系,我市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通过成人学校对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应用,推动我县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地方成人学校、产业和科研部门三方协同开展“产、学、研、训”合作教育,加快促进本区域实验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和科学规范化的运作,减轻海域水质污染、减少赤潮发生,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产生长远的利益。

四、项目的预期目标

1、改进海水养殖技术,减少养殖对环境的破坏

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试验成功,将大大提高海水养殖的产量,节省人工、用药等开支,有利与保证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该养殖技术排水量少,养殖污物经过处理,对环境影响小,对“五水共治”与环境保护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推动海水养殖产业发展

开展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并从中提炼有效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关键技术体系,我市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通过成人学校对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应用,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市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

3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提升乡镇成校培训服务能力

以成校海水循环水养殖基地为中心,开展边示范边推广,把培训的课堂搬到池塘,对农民进行实地教育,让他们看到池塘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建立“基地+示范+经营”农科教养殖项目培训发展模式,通过实地教育、实地经营和基地效益显现项目培训质量,显化成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地位。

同时,学校借助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的有效培训推广,提高学校在当地乃至宁波周边乡镇农户中的知名度,同时也使成校的功能逐渐实现从扫盲教育——技术普及——高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的跨越,实现华丽的转型,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丰富乡镇成人教育的工作内涵。

五、项目研究方案

1、改造池塘,建设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基地

海水池塘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高湖塘养殖园区,改造养殖池塘结构,将2口并排的普通池塘进行改造,按循环水技术要求开口联通,加高塘岸,加深加宽环沟。完成池塘改造后,按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标准,建设3条并联的水泥结构(或水泥砖混结构)养殖水槽,并配置电力、增氧提水、吸污集污等设施,做好生产准备。

2、投放鱼苗,探索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

因目前无海水池塘中应用循环水养殖的参考经验,也缺乏合适的、用于海水池塘净化的大型海生植物,经县市海洋与渔业研究单位的专家研究决定本项目将以培养微藻为主,摄食微藻与有机碎屑,作为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的池水净化主要措施,养殖的鱼类选择存活率高的鲈鱼、黑鲷鱼等,同时辅以缢蛏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同时开展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构建通过池塘改造及相关养殖池塘整理(清塘)→设施配套建设→水质调控→放养鱼苗→水质、投喂等养成管理→育肥养殖→起捕销售的高效养殖技术体系。

3技术推广,提升海水池塘养殖技术

以成校海水循环水养殖基地为中心,开展边示范边推广,把培训的课堂搬到池塘,对农民进行实地教育,让他们看到池塘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建立“基地+示范+经营”农科教养殖项目培训发展模式,通过实地教育、实地经营和基地效益显现项目培训质量,显化成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地位。

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017年4月          项目设计、实施场地与主体落实、申报审批

2017年5月          建设单位招投标池塘改造、养殖水槽建设

2017年6月—10月   循环水养殖试运行

2017年11月—12月  技术培训、推广

2018年1月—4月    项目总结验收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大佳何镇位于宁海县东北部的象山港畔,因此该镇海水养殖业非常发达,拥有海域滩涂面积12900亩,建有以对虾、梭子蟹、青蟹、蛏子、牡蛎、海带为主的万亩国家级海水养殖示范园区是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省级绿色水产品基地和“浙江省级对虾之乡”,园区一直是县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养殖试验基地。

大佳何成校在当地政府、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一直致力于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十多年来,受训人数超过两千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养殖高手,学员遍及宁海周边沿海乡镇;为了解决池塘养殖过程关键问题,学校创建了“农科教基地”,依托基地边示范边推广,学校项目组还成功总结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梭子蟹、南美白对虾等海水养殖技术。

鉴于学校天然独厚的海域实验基础条件和优秀的教师团队,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经商议决定把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投放在海水养殖业发达的大佳何镇,并由我校具体负责承担。学校将重新改造池塘结构,物色适合的海产品苗种,开展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并从中提炼有效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关键技术体系,我市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通过成人学校对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应用,推动我县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地方成人学校、产业和科研部门三方协同开展“产、学、研、训”合作教育,加快促进本区域实验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和科学规范化的运作,减轻海域水质污染、减少赤潮发生,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产生长远的利益。

八、项目经费预算

项目总投资65.9万元,自筹55.9万元,申请专项经费补助1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养殖水槽及配套设施建设、池塘改造、部分养殖苗种与饲料费用等。经费支出计划如下:

序号

事项

金额

(万元)

说明

1

塘租

8.4

28亩×3000元/亩

2

池塘改造

15

塘岸加高和环沟加宽加深、蛏涂铺网等

3

养殖水槽

25.5

以杭州地区水槽作建设参考,建设单位投标估测

4

气提泵等配套设备

17

包括气提泵、吸污机、罗茨鼓风机、网闸、投饵机、发电机及电力等配套设备。

总计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