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董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传承非遗纸鸢技艺 守护精神文明家园

2024-07-31 来源:渡头董工业社区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作为中国传统风筝的雅称,常令人遐想却罕见其真实风采。然而,在渡头董工业社区,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却以非遗技艺传承的形式鲜活再现。

7月30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渡头董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关工委特邀了“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林明良老师,为辖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非遗传承 纸鸢飞扬”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活动在孩子们满怀憧憬的目光中拉开序幕。林爷爷先向孩子们讲述了纸鸢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将这一古老艺术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他详细讲解了制作纸鸢的“四艺”——扎、糊、绘、放,让孩子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随后,活动进入了最令人期待的动手制作环节。在林爷爷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工匠,拿起细竹、纸面和浆糊等材料,小心翼翼地开始制作起属于自己的纸鸢。林爷爷穿梭在孩子们之间,不时地给予鼓励和指导,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体验到纸鸢制作的乐趣。

“纸鸢的尾部粘了两条长长的细飘带,是用来控制纸鸢方向的。”刘爷爷借着纸鸢制作的契机,还向孩子们科普了空气动力学中纸鸢尾部飘带控制纸鸢飞行方向的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林爷爷,快看!我的纸鸢真的飞起来了!”随着孩子们兴奋的欢呼,一只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纸鸢在孩子们手中仿佛获得了生命,振翅欲飞。孩子们再也按耐不住,纷纷拉着自己的专属纸鸢,满场飞奔起来。站在一旁的林爷爷被这一幕逗得哈哈大笑。

“非遗纸鸢制作不仅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脉搏,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说道。

 

17224045032601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