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巧手编织绿色梦,垃圾分类新风尚 ——清泰社区环保菜篮编织活动
2025-03-05 来源:大碶街道清泰社区
“绿色环保,从我做起。”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清泰社区居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的生活理念。2月27日,清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展风采 编织新花样”环保菜篮编织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踊跃参与。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用巧手编织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菜篮子,也用行动传递着绿色环保的生活态度。
巧手编织,环保从“篮”开始
活动一开始,文化加油站的非遗传承人孙人建老师便为大家展示了菜篮子的编织方法。他手中拿着一只精美的成品菜篮子,向居民们介绍道:“大家看,这个菜篮子的编织手法是‘压一挑一’,只要掌握了这个技巧,就能编出结实又美观的篮子。”孙老师一边讲解,一边亲手示范,动作娴熟而流畅。居民们围坐在他身旁,目不转睛地学习着,眼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居民们纷纷拿起塑料包装带、布条等材料,开始动手编织。只见他们手指翻飞,压一挑一,每一步都充满了创意与热情。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多巴胺”菜篮子便初具雏形。居民李阿姨笑着说:“没想到这些平时不起眼的材料,竟然能变成这么漂亮的菜篮子,真是既实用又环保!”
孙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平时可以多收集塑料包装带、竹子、布条等材料,作为编织菜篮子的原材料。“出门买菜时,用自己编织的菜篮子替代塑料袋,既环保又时尚,还能为减少‘白色污染’出一份力。”他的话让居民们频频点头,纷纷表示要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垃圾分类,绿色生活风尚
除了菜篮子编织,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环节。清泰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向居民们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册,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垃圾分类的迫切重要性、具体分类标准以及正确投放方法。工作人员用生动的例子告诉大家:“垃圾分类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一个塑料瓶回收后可以制成新的塑料制品,而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可以变成有机肥料。”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现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小游戏。居民们通过参与游戏,将标有不同垃圾名称的卡片投放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中。
变废为宝,环保创意无限
活动现场,大家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还被这场活动启发,互相交流起生活中的环保小窍门。毛杏裕阿姨兴奋地说:“我把家里的旧窗帘改造成了椅子套,塑料瓶子还能做成浇花的水壶,这些方法既实用又环保!”居民们的环保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大家纷纷交流学习,获益匪浅。原来大家平时都是绿色环保达人,泡沫板、旧纸板、打包带等看似无用的废弃材料,都能在大家的巧手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大家纷纷要求下次再办一场“变废为宝”手工活动。
居民们表示,自从参与了这次活动,家里的“瓶瓶罐罐”都不舍得扔了,而是想办法让“旧物”重获“新生”。陈亚楠阿姨笑着说:“现在我家里的废旧物品都成了‘宝贝’,每次改造成功,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种变废为宝的乐趣,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手工制作的魅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
“巧手编织绿色梦,垃圾分类新风尚。”清泰社区的这场活动,不仅让居民们用双手创造了美好,更让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正如一位居民所说:“环保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从点滴做起的小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能让家园更加美丽,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