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绘本与思维导图解码爱的真谛

2025-03-19 来源:高河塘社区

“妈妈的爱像蜡烛一样,点亮弟弟的时候,也会照亮我吗?”315日,在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伙伴研读营”活动现场,旭旭向宁波安东尼图书馆的月月老师抛出这个问题。这场聚焦二胎家庭情感教育的绘本共读活动,通过分级阅读策略、角色深度解析和思维导图创作,为孩子们搭建了一座独立探索家庭关系的桥梁,同时也成为社区“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的延展。

月月老师以《蜡烛的故事》为核心载体,通过分级阅读引导法,带领孩子们逐层剖析大宝的心理变化。在共读“大宝偷弟弟奶瓶”的情节时,她引导孩子们观察插画细节:“看,大宝蜷缩在墙角,而妈妈背对她整理衣物——这说明大宝的‘错误行为’其实是在呼唤关注。”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孩子们分组演绎大宝的内心独白:“我想让妈妈像抱弟弟一样抱我”“我希望爸爸能和我玩一次专属游戏”。这种代入式阅读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反常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

在可视化情感表达环节,孩子们用思维导图勾勒家庭互动图谱,中心是全家福,分支延伸出“和爸爸踢球日”“帮妹妹梳头日”“妈妈最常说‘等一下’的时间段”等具体场景。欣欣用红色标注“弟弟哭闹时的分贝值”,并用绿色箭头连接“周末全家野餐”,“虽然弟弟常捣乱,但妈妈说我们是‘最佳搭档’!”这种具象化表达帮助孩子们梳理情绪,也让家长通过作品反观家庭互动中的盲区。月月老师同步引入科学分类法,指导孩子们用不同颜色区分“快乐”“委屈”“期待”等情绪,将《蜡烛的故事》中抽象的情感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成长档案。

此次活动通过绘本与思维导图的独特结合,开创了一条深化二胎家庭情感教育的新路径,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探索家庭关系的平台,更以其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情感概念具象化,助力孩子们在科学分类与可视化表达中找到情感共鸣,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359a28a8bfd525a95892f778130e8d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