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秤杆起落称来民俗厚重,网丝翻飞织就环保轻盈

2025-04-28 来源:高河塘社区

425日,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海梦园内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一只布置一新的农家箩筐成为全场焦点。社区联合海梦园托育机构推出的“古韵立夏·童趣新生”主题活动,通过创意改造传统民俗、融合环保理念,让十多名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活动开场便打破常规,作人员身着志愿者马甲,用竹竿抬起挂有“五谷丰登”红绸的箩筐。孩子们依次坐进铺着蓝印花布的筐中,随着竹制杆秤砣绳的滑动,志愿者钟师傅高声报数:“小满同学三十斤整,今年夏天要壮得跟小牛犊似的!”这套复刻自江南农村的“箩筐称人”仪式,既还原了《吴郡志》记载的立夏习俗,又以童趣形式消除了孩子们对称重的抗拒。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在手工环节推向高潮。社区工作人员将提前收集的二十余个苹果网袋铺展于浅木色长桌,这些带着果香的网状外套在孩子们手中“活”了过来。“看!搓开网丝绑上皮筋,苹果的‘保护甲’就变成了小金鱼啦!”工作人员举起示范品,淡黄色网格在光影下如同鱼鳞般闪烁。孩子们互帮互助,将网袋尾部扎成流苏状鱼尾,再用小剪刀修剪出形态不一的鱼尾,画上圆鼓鼓的鱼眼。随后,将茶叶蛋塞进鱼腹,拎起皮筋时网袋随动作翩跹舒展,与背景“立夏”字样相映成趣。

“我们所有的材料均未二次染色” 活动负责人表示,苹果网袋保留运输时的原色,皮筋来自社区回收箱,真正实现“零废弃手作”。

随后的斗蛋大赛掀起了活动高潮,孩子们手握鸡蛋,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两两对决。只见桐桐屏息凝神,将蛋尖轻触对手的蛋壳——“咔嚓”脆响中,她的“蛋勇士”虽败犹荣。“破损的蛋壳请放进绿色回收筐!”海梦园教师引导孩子们将碎片分类,这些蛋壳将与活动产生的果皮菜叶混合,成为社区花园的堆肥原料。

“这场跨越古今的节气课堂,正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开辟出‘老传统+新表达’的社区样本。”用箩筐杆秤称出文化记忆的重量,让废弃网袋游出生态文明的生机……高河塘社区通过“非遗活化+环保实践”的创新模式,将节气民俗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使儿童在传统仪式中建立文化认同,在零废弃创作里培育生态自觉。

c76a3befbebda436f54d66a36481e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