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院专家指导我区各校

2016-05-17 来源:北仑教育局

  近日,中国教科院专家一行来到我区,为我区各校的品牌建设出谋划策。

 

  中国教科院陈琴、李红恩、王玉国三位博士在区教研室主任刘信态的陪同下来到东海实验学校,就新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作出了针对性指导。该校教科办陈健老师,中学教导处王剑平老师,以及各学科代表袁蓓莺、孙立巾、金漪芸、乔晓霞老师等参与座谈。

  陈健老师对学校的课改工作做了整体介绍。王剑平老师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阐明了具体做法。金漪芸老师的单元整合科学课深得专家认可。乔晓霞老师的班级合作学习小组管理有颇显智慧的管理办法,带来现场的管理资料让人眼前一亮。袁蓓莺老师在数学作业订正方面做出了探索,让合作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孙立巾老师在英语课上注重语境的营造,在阅读、写作和课本剧表演方面借助小组合作,开拓了一些新局面。这让曾为英语老师的李红恩博士也颇为认同和赞叹。陈琴研究员仔细听取了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并逐一进行询问、分析、点评。 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给予中肯的建议。

   

   

  时针慢慢指向了六点,原本计划1个小时的讨论却没有结束的意思。王玉国博士由衷感慨,东海是今天调研最后到的一所学校,但所见所听却是最有冲击性,前瞻性的。这儿的老师不局限于把书教好,更要求自己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能结合学校文化特色进行改革反思。李红恩博士认为这次调研和会谈是有建设性和突破性的,真正有意义的课改座 谈就是要和一线的老师在一起研讨,这样才会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在东海听到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学科元素鲜明不桎梏于模式,课改实践创新不人云亦云,会总结深思不夸夸其谈。刘信态主任最后给予了这次东海座谈高度的肯定,同时 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即将开始的教科研第二轮合作中,东海要在形成的整体课 改方案上继续完善,带动区内课程改革活动。要抓住机遇,成为北仑课改的一个新高度。

   

  近日,中国教科研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分批来到小浃江学校,开展学校品牌建设调研和IDIIL智能教学系统实验可行性调研。

  毕城教授携徐金海、方铭琳两位专家在区教研室张梦华老师的陪同下调研学校品牌建设。专家组首先参观了学校,对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校园,积极向善的学习氛围,用心做事的校园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陈楠校长做了主题为《做有心人,行智慧事,成就智慧人生》的报告,围绕学校的智慧教育特色,从爱心德育、课程建设、智慧教学、慧心学堂、暖心生活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品牌建设的框架及内涵设计,使专家们对学校又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毕教授肯定了学校建立不到两年所取得的成果,并引王阳明的心学,为学校品牌建设寻找理论的支点;建议学校整合课程,形成小学—初中完整的“互联网+”的课程体系。另两位专家也从品牌建设的内涵设计角度,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专家的引领,将促进小浃江学校的品牌建设与形成,促进学校发展。 

  张杰夫、牛楠森两位专家在区教育局乐纳红主任的陪同下对该校进行IDIIL智能教学系统实验可行性调研。IDIIL智能教学系统实验是由张教授主持推进的一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两位专家听取学校关于智慧教育的主题报告,并观摩初中科学的智慧课堂教学。学校的教学设施与环境已达到实验研究的条件,学校也与专家有了初步的实验合作的交流。

  王玉国、陈琴、李红恩三位博士在刘信态主任的陪同下,来到霞浦学校。在会议室,霞浦学校校长刘辉向专家组一行汇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矛盾、困境,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三位专家根据校长的汇报,结合该校课程规划及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指出《方案》中的教育哲学与方案还未融合,应统领整体工作;要站在学校本身,师生发展商,学习他人经验,集思广益;要通过课程打通中小学衔接问题,如尝试打破六三学制下的课程模式建构,如六年级的可选修初中的课程,初中学生选修小学特色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