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江北”老年品质生活课程

2019-10-15

一、项目的培育背景

2016年,宁波市江北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老年教育发展战略,时任区委书记华伟亲自抓老年教育,提出了“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品质江北”的指示。全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区、街道(镇)分级管理,区教育局牵头,区级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当年就开设老年班258班,累计招收老年大学学员7671人。老年教育已经成为江北区教育惠民,公共服务的亮丽名片。

然而,老年教育起步不久,全国还没有研发出规范通用的老年教育课程标准与体系。随着辖区老年大学规模的逐年递增,如何更接地气的开发出满足辖区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志趣化、品质化、智慧化的“生活类”老年教育课程,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同时,区党委对区老年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搞好课程开发,提升老年教育品质。

基于此,我们专门提出并开展《“乐学江北”老年品质生活课程》的开发建设。该项目也于2017年被作为宁波市重点实验项目而立项。我们拟通过本项目建设,全面贯彻国家老年教育规划,开展行动研究,开发区域特色的“生活类”老年课程,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江北区社区教育品质,丰富江北区老年教育内涵,为我市老年教育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二、项目的实践探索

项目就是科研的探索与行动的探究。为了确保“乐学江北”老年生活课程品质的研发,我们依托宁波大学等科研机构,整合优势资源,协同推进开发研究,从五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1.以保障为目的,构建多元课程开发主体。为更好推进老年课程开发,我们建立了由政府、教育(社区学院)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居民社团组成的多元主体治理架构,政府主要为老年课程开发提供政策、制度、资源、经费的保障;教育机构负责团队培育孵化、课程大纲制定、课程开发的监督执行等;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参与老年课程开发与指导;社区、居民团体,主要是配合课程需求调研,参与课程体验等。

2.以实践为基础,打造本土老年课程研发团队。全区精心筛选一批街道干部、社区专干、优秀社工、大学生村官、退休教师,开展社区老年课程开发的集中培训;并邀请专家一对一指导,通过项目载体、师徒结对、典型示范、全程参与、自主实践等途径,选拔培育了本土化的老年课程开发团队。

3. 以品质为标准,建立标准化课程建设机制。为使研发的教材有品味、有质量,更有适应性,我们从课程标准建设着手,一方面组建专家导师团,“一对一”业务全程指导,另一方面建立“专家研制+本土孵化”课程开发机制,由专家牵头,结合江北实际,在调研基础上,制定“品质生活类”老年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指导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然后由街道、社区老年课程开发骨干团队参与研讨,结合区域特色及老人学情,制定品质生活类老年课程方向,经专家论证,确定本区域的品质生活类老年课程菜单;最终由8个街道(乡镇)、73个社区(村)老年教学点教师自行申报江北区品质生活类特色老年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经过自主申报—汇报答辩—专家论证—立项建设—跟踪指导——项目验收,目前,完成了《烘焙》、《中医与养生保健》、《茶艺》、《园艺》等四门课程建设,并在22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实施,深受老年人欢迎。

4.以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系列老年教育品质课程。经过两年多努力,开发完成了一套适应老年人学习诉求、身心发展规律的“品质生活类”老年公共课程。内容涵盖:“园艺、茶艺、烘焙、中医与养生保健、烹饪、生活中的法律”等五大专业,百余个微课程。形成彰显江北地域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本土老年校本课程体系。

5.以网络为平台,建成老年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成江北区老年教育“品质生活类”公共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库,内容包含系列校本教材、微课程、教学视频库、学习资源包。研发了江北老年学习地图,依托江北区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与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一体同步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三、项目的内涵生成    

通过老年课程开发,既显现了课程的内涵实力,也提升了江北老年教育吸引力,提高了辖区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让项目在内涵的生成中洗尽铅华,品牌的魅力绽放。

1. 建立了自己的课程标准。在教材开发过程中,率先在全国制定了老年“品质生活类”课程标准及教学指导方案,对每一章节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学时、课程大纲、教学形式等都进行了规范。为全国其他地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板与实践范式(附研发大纲标准)。

2.创建了本土的开发团队。依托专家引领,通过专题培训-师徒结对-一对一项目指导-本土孵化等形式,打造了江北自己的基层老年课程开发团队。为我们今后广泛的社区教育资源建设,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

3.开发了前瞻性多元化的老年课程。从满足老年学员高效学习、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的需要出发,从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满足、促进知识与技能高效掌握的角度进行研究,包括开发老年微课程、线下老年课程、微信直播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等多种课程资源类型,满足老人个性、品质、便利学习的需求。

4.形成了“七步法”开发线下老年课程的成功方法。在课程开发中,我们把品质生活类老年课程(线下)开发细化和操作化为七个步骤,即分析居民的学习需求——形成课程开发的目标——编写课程大纲及教学指导方案——选择课程的内容——课程与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评价教学结果,并成为了我们课程开发建设的特色路径。

5.建立了标准化的课程建设机制。从组建专家导师团,“一对一”进行业务全程指导,到构建“专家研制+本土孵化”课程开发机制,为我们建设规范、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初步打造区域特色的本土化老年教育校本课程,开创个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江北老年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6.形成多元老年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引进了由高校课程专家、培训机构讲师、市名师团成员等组成的第三方课程评估团,对全区老年教育的课程及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深入的质量评估,开展系统调研,完成质量评估与分析报告,为江北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意见。

2018年荣获宁波市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成果一等奖。目前已完成老年品质生活类课程30门大纲的编写,重点开发线下老年课程18门,老年教育微课程4门;初步完成了老年品质课程方案与课程规划;有10个课程大纲项目被全国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通用型课题大纲研发课题组立项。

四、项目的效应辐射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究,全面提升了江北社区教育学院、街道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项目成为了江北老年教育的品牌,其品牌的集聚与辐射效应越来越明显。

一是江北老年教育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依托科研导师引领、课程专家指导、学科教师加盟,通过老年课程开发的专题培训、专家“一对一”业务指导、课程项目开发锻炼、培育了一支18名骨干教师组成的本土课程开发团队。在此基础上,对老年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升,形成了具有学院自身特色课程建设规划。构建了一套“专家研制+本土孵化”的老年课程开发机制,创立了老年课程开发“七步法”、老年微课程制作“三位一体”法,品质生活类老年课程开发路径与机制为其他社区学院及成人学校开发老年课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同时形成一批地域特色老年精品课程,其中《糖尿病的中医药膳调理》获第三届“NERC 杯全国社区教育优秀微课程评选”三等奖。2019年我区又有10个课程大纲项目入选全国老年教育通用型课程大纲编写。

二是广大老年学员的幸福指数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品质生活类”老年课程的推广教学,极大充实了辖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陶冶老人思想情操,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开发的品质类老年课程深受社区群众青睐场场爆满,近三年(截止今年2月),2个区级老年大学、8个老年大学分校、73个教学点,共培训学员24500。老有所教,让每位老年人都有“自我提升”的机会,报名由“一席难求”,到目前全区构建三级教育网络,建立家门口老年大学,有意愿的老年人可以就近入学,让我们距离“圆江北老年人一个大学梦”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圆。

三是老年学员参与品质江北建设的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老有所乐,让每个老人都有了“自我幸福”的家园;很多老年人远离了麻将,走进了课堂,在家门口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参与自己兴趣的活动,文明、健康、充实的生活让老人们更加幸福快乐自足。在老有所学的同时,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导向引领作用不断显现,更多的老年学员从追求老有所为,追求融入“自我实现”的舞台,相约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志愿加入了化解社区矛盾,参与社区综合治理,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品质城区的队伍,在成就感十足的当下活出了夕阳西下的出彩人生。

四是江北老年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老年精品课程开发得到了国内社区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办学成效得到了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庄俭、中国成人教学协会刘志鹏副会长等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昆山市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及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示范区近300位专家、同仁专门来学校考察学习,对江北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建设取得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江北的老年教育越发散发出迷人的品质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