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整合,打造“康乐有为”的社区老年大学--一市镇老年大学

2019-10-16

近年来,在宁海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全县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目标要求,适应宁海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全县629987名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为119807人,占19.02%)的现实需求,把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了社区老年大学全覆盖,满足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宁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县委常委、副书记李贵军,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勤,副县长范建军,副县长李云,组织部副部长、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邬开娟等领导多次组织调研、召开研讨会,进行专题研究。对我县农村老年教育现状和农村老年人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刻分析,逐项破解发展农村老年教育面临的制约因素。2016年11月14日,中共宁海县委办公室、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乡镇(街道)老年大学的建设安排,完成了县域农村老年教育的顶层设计。            

2017年3月学校成立了一市老年大学,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服务强校”的办学理念和“善学、妙用、享道、乐生”的校训,半年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社区老年教育学府。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阶梯教室、书画室、茶艺室、电脑室、民乐室、手工室、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会议室、门球场等,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7名,有3个教学点,设有普通班和特色班,学校每年进行春季和秋季招生,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编入不同的班级。本学期学校开设了普通班和电脑、太极、柔力球、书画、戏剧民乐、剪纸等特色班合计学员78人。

1.合理配置教学班,注重长短结合,文技兼顾

为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把教学班分为普通班和特色班两类,普通班以普及各类与老年人相关的知识为主,如常见老年病及预防、老年营养与食疗、孙辈教育、文化赏析等。特色班则可以根据老年朋友的特色要求,开设诸如老年太极、茶艺、二胡、戏曲、书画等等。也可以尝试老年大学开设长期教育活动班,各村民学校或老年协会开设短期教育培训班,再倡导各村老年人开展自发组织的娱乐集体加以补充。

2.必修选修并重,活动讲座补充

对于教育内容丰富,所需课时数多的教育活动项目,如常见老年病及预防、老年营养与食疗、中国历史、老年舞蹈、太极、茶艺、书画、二胡、越剧、孙辈教育、烹饪等,设置为必修课比较合适。地方史、太极、甬剧、京剧、黄梅戏、老年门球、虎头鞋、盘扣、剪纸、花灯制作等作为选修课比较合适。还有一些教育活动项目,如时政热点、旅游文化赏析、老年犯罪与预防、艺术插花、文学赏析等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起来会更合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如老年曲艺晚会、说唱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以丰富老年教育活动。

3.唤醒老年人的学习意识和主体意识

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朋友,最缺失的就是学习意识和主体意识。唤醒老年朋友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意识,是老年教育活动最根据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学校遵循老年教育规律,推行快乐式教学方法,把赏识教育理念引入老年教育,创造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无压力的轻松和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学员释放潜能,与时俱进地增长知识。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认同“活到老学到老”和“终身学习”理念。才能让他们重新确立自我,充分认识自我,培养自我意识,践行自身价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康乐有为。

4.注重教学互动,培养参与意识

老年教育活动不同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老年朋友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远不如青少年,如果一味地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那一定是乏味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设计老年教育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是不是有利于老年人的参与互动,能不能让老年人身临其境。哪怕是纯文化知识讲授,也一定要增加活动内容,让老年人能主动参与进来,让他们动起来、讲起来、唱起来、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让他们乐起来。例如书法、美术授课我们不局限于教室,适当安排外出参观各级书画展,内外兼修,相互交流,我们还把学员的优秀作品进行装裱展示,让大家的作品留下永久的印记。电脑课程是老年大学的热门专业,我们采取一年制教学,从最基本的操作和最接近老年人热爱、常用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重点。太极拳、柔力球课程我们采取课堂教学与晨练、晚舞和演出相结合的灵活方式,每天早晚,伴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成为了一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戏剧民乐课目前以二胡和京剧为主,通过集中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员之间相互指导相互交流,不仅提升技艺还可以交流情感。学校计划每年组织一次结业典礼,充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相互配合,演绎出自己最优秀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