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深入芦中课堂“会诊把脉”

2015-01-06 来源:北仑教育局

  近日,北仑区各科教研员在教研室副主任刘信态带领下来到芦渎中学,深入七年级课堂,为该校在推行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会诊把脉”。

  语文篇——小组合作话“风雨”

  初一年级张娇娜老师为701班同学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小组合作示范课《风雨》。在小组分享展示环节中,各组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互帮互助、认真研讨,纷纷选取了文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展示。各式组合朗读彰显了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每位组员也分别对感兴趣的语句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张老师则会进行额外的点拨讲解。整堂课,彰显了小组合作“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的基本点,老师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将课堂教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去分享、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后,区教研员贺飞君老师与全体语文老师一起进行了研讨。张娇娜老师首先阐述了课堂的设计意图,并对小组合作这个教学模式进行了简短的介绍。贺老师肯定了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赞赏了芦渎中学“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她认为小组合作这个教学改革模式,使得学生的发言过程被打开了,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发言,尤其是小组长的表现被凸显,提升了组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了组长的领导能力。之后贺老师强调了小组合作中应该注意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文章的整体感与碎片化知识的关系,并建议老师们要扮演好在课堂中的角色,分工要精细化、防止学生的思维空位。

  数学篇——小荷才露尖尖角

  今年初登讲台的陈超老师执教703班《平行线的判定(2)》,陈老师对教材采用了巧妙的处理方式,合理的设置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课堂合作与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超越其教龄的成熟。

  课后,参与调研的区教研员曹存富老师充分肯定了陈超老师的个人功底和教学设计,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首先找准合作交流的时机,控制合作交流的次数。他认为合作交流应更多在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自然的发生。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理解例题的形成过程,才能更好地编题,进行变式教学,将学生的课堂反馈落到实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立意,做好例题的点评,帮助学生抓住数学基本模型,更好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时对我校革新教学模式的尝试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在研讨过程中,数学组的全体老师还针对如何使学生展示环节高效化这一话题交流了意见。

  英语篇——from group to group

  英语组此次由程波老师执教七下《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第一课时,在上课过程中,程波老师运用多媒体循序渐进输入目标语言,通过pair work, group wok等方式进行任务输出,其中对于小组的评价一直贯穿课堂。

  课后,区教研员汪老师为本节英语课堂作了精彩点评。评课中,汪老师首先对程老师的“小组合作”课堂予以肯定。然后就“小组合作”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要转变老师备课的思路,从关注学生个体到关注学生小组整体;在学生的课堂反馈上要多多以组为单位进行从而加强学生对小组的集体归属感。从加强小组的意识到增加小组的活动,这些建议使我校英语老师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在英语课堂中的灵活应用性,值得老师们在实践中认真执行。

  科学篇——你问我答究重点

  七年级科学组由郑雪芳老师执教《植物的无性生殖》一课,课后由教研室刘信态老师和教研员李舜静老师分别对郑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刘老师肯定了郑雪芳老师对于小组合作教学中采用问题的形式,同时也提出提问要重科学,显重点,突难点。李舜静老师从课堂的教学设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讨、课堂的形式、导学稿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怎样把小组合作形式利用好,并提出希望通过教研活动等多种方式,把小组合作的精髓发挥出来。张慧凯校长则根据本次活动,强调了小组合作对执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希望通过授课老师们自身不断学习和努力,把“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小组合作的平台发挥得更加极致。最后,大家一起交流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专家们的建议也给了学校老师新思路和新方向。

  芦渎中学自去年九月在七年级全面推行“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一直在积极地探索符合学校实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本次北仑区教研员深入课堂观摩,并与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体现了教育局对教学改革的关注和重视,也为芦渎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芦渎中学全体师生也做好了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准备。相信在教育局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和全体芦中人的努力下,在小组合作的探索道路上定会有新的收获,期待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早日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