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恩中学打造新型“智慧校园”出成效

2016-04-06 来源:海曙教育局

      近年来,东恩中学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改革,在探索智慧教育方面,敢为人先,勇于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数字化优秀校园、宁波市首批智慧教育试点学校等。近日,东恩中学作为宁波市首批智慧教育试点学校代表之一,受邀参加2016年宁波市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推进工作会议。会上,汪静校长作了题为《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东恩中学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汇报交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一、探索智慧校园管理新模式,建章立制促规范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东恩中学智慧教育领导组织,建立健全智慧教育相关制度等,把智慧智慧教育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整合教务处、教科、德育处、信息技术等部门的力量,协同推进。责任制落实到人,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有序开展。其次,学校抓住时代脉搏,积极探索智能化校园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化校园管理。从校园信息化建设找出突破口,贯彻“互联网+教育”的思维,着力打造智慧校园。自2014年1月开始构建智慧校园蓝图以来,充分运用新技术,改造和优化现有的校园环境,构建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支持系统、数字实验室、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形成泛在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与教育教学实践和谐交融,相互促进。这些为打造信息化智慧校园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注重教师各项培训,优化打造智慧型教师。

  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学校坚持“先培训、后实施”的原则,多次组织校级领导、中层、教研组长、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等进行智慧校园相关理念培训和参观学习。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师智慧课堂教学水平。学校一直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优化教师业务素质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范式,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融入主流的课堂教学。近两年学校的教学研讨展示月,均以“构建智慧课堂,成就智慧教师”为主题;活动形式精彩纷呈:有精品课展示,最引人注目的是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融合,既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五门学科的智慧课堂精品课,也有“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融合”展示课,不仅在海曙区做了展示,还在“全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高级研修班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观摩活动”中展示,受到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的专家和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们的好评。

  三、深化智慧教育校本研究、凸智慧学校特色。

  注重智慧课题引领,草根式实践研究出成效。近年来,学校多项课题在省市区立项和获奖,《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美术教学创新——基于京剧脸谱的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作为东恩中学的一项特色校本课程,该课题曾荣获浙江省教科研课题三等奖,宁波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其次,智慧教育校本教研主题化、项目化。学校多次组织行政、中层、教研组长、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等以智慧教育校本教研项目化和主体化的方式进行培训和参观学习。内容涉及电子白板的制作、微课的培训、智慧校园的构建等。项目化的校本教研极大启发和调动了老师们参与智慧教育改革的热情。再次,以智慧型虚拟组织为载体,提升教师教育智慧学校积极倡导教师个体学习,同时又组建了信息技术支撑下人机一体化的虚拟智慧型组织,例如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QQ群,与校外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作导师的名师工作室QQ群,以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为主的东恩教研QQ群,为方便各处室的信息交流,共同学习,建起了教务QQ群、工会QQ群等等。极大提升了教师教育智慧。

  四、智慧教育实践经验推进三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平板电脑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目前学校的智慧教育主要运用于智慧课堂、数字实验室以及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主要包括是1.基于网络下的空中课堂(网上云校)。东恩中学空中课堂已成为唯一面向海曙区师生开放的空中基站。2.一对一的移动终端学习。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学习,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老师的学习评价模式。3.数字实验室的运用。数字化实验室的开放性和易操作性,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激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4.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目前学校主要用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各学科成绩查询与分析统计等。第二阶段:混合式未来课堂探索(学科整合阶段)。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变革教学方法, 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程整合,推出了一门特色课—信息技术支持下音乐美术课的主题整合课。第三阶段:未来教室的建设与应用。未来教室建设是智慧教育发展新的方向。是集课堂辅导、小组合作讨论、移动终端使用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尝试。走向“未来教室”是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是学校未来努力的方向。